歡迎訪問浙江維思無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根據《2013-2017年中國智能變電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我國智能變電站產業規模將達到32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傳統變電站的升級改造將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研發、制造、銷售及維護等環節將催生更多的市場份額。 目前我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及智能變電站建設需要的產品種類主要有一次設備、二次設備及電線電纜等連接器件,細分種類上百種,其生產制造企業規模以千位計算,僅主設備變壓器企業數量已達1500多家,代表企業有特變電工、中國西電、天威保變等。有數據顯示,在最近的一次國網招標調查中,一、二次設備的龍頭企業中標份額相當于總招標量的一半。事實上,這種現象已經維持了四年,因此智能變電站龐大的市場份額不足以確保行業里每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面對市場的壟斷環境與競爭格局,行業里的中小企業在很多方面還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打通技術關口 智能變電站是由數字化變電站演變而成,與傳統變電站的差別主要體現為:一次設備智能化、設備檢修狀態化以及二次設備網絡化。基于我國電壓等級高,輸送距離遠等特點,智能變電站技術特征基本確定為“集成化智能設備+一體化業務系統”。 據國網北京電力經研院設計中心總工程師張利介紹,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建設需兼顧安全可靠、節省建筑面積、緊湊設備布置、降低工程造價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大部分技術結點集中在二次設備優化問題上,即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實現一、二次設備一體化構造,二次設備多功能集成等。尤其是在傳感器及大數據平臺等物聯網技術依托下,智能變電站可實現全站監控、在線監測及智能輔助控制等多功能聯動,這種集成聯動系統現成為國內標準化設計方向。 按照國家電網提出的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標準,專家建議,變電設備企業可從自身所擅長的技術領域切入,圍繞標準化、集成化及實用性三個方向提升產品競爭力。 推廣產品解決方案 從全球工業市場環境來看,供應商逐漸向解決方案銷售模式傾斜。相較于單一產品的推廣方式,解決方案相當于一份能夠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可行性綜合報告。從產品應用方案入手,借鑒行業里龍頭企業們的經驗,變電設備廠商可從配套產品、全產業鏈兩個方向拓展產品線及應用領域。智能變電站變電設備電力變壓器 以電力變壓器為例,其所在的一次設備領域包括電容器、電抗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電子式互感器等一系列電氣設備;與此同時,除了應用于變電環節以外,其還在智能配電網及農網改造等電網建設中發揮作用。 另外,設備制造商可通過分銷商、代理商等方式擴充銷售渠道,或可與行業內、應用領域內的商家合作,形成資源互補,共同為用戶提供全套產品解決方案。 夯實運維服務 當然解決方案不止局限于產品供應,服務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后者更注重設備更新換代及信息網絡維護兩大環節。 隨著我國電力供應范圍、并網輸送量逐年增長以及用戶對電力可靠性要求日趨苛刻,智能變電技術將不斷完善,這也需要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與之同步;在與云計算、大數據融合過程中,除了在設備上預留端口以外,服務方案還包括收集數據、實時監測、信號交互、故障處理等基本維護措施。 至于產品質量問題,在我國輸配電工程使用壽命評估報告中顯示,主要一次設備使用壽命達到40年以上,主要二次設備使用壽命達到20年以上。由此可見,輸變電設備在材料選擇、生產制造上嚴格把關,企業便可省去維護品牌信譽的煩惱。 轉換市場陣地 據國家電網公司年中會的報告,下半年公司將再建成50座智能變電站,改造100座傳統變電站,從而該領域市場份額再次推高。反觀近幾年的國網招標形勢,不難發現,中小企業進軍高端變電市場沒有實質性進展。對此,中小型企業在不放棄國網陣地的前提下,可在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布線。值得注意的是,非民用建筑設施變電站的建設、改造、代維等新興市場正悄然興起。 此外,還有一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實際效益,那就是資本運作。目前國內高端輸變電設備制造商大多數是上市公司。從今年智能電網釋放的信號分析,智能變電站市場擁有巨大的投融資潛力,行業內的中小企業要走上資本運作道路,需要在競爭能力預判和回籠資金速度等方面進一步考慮。